2020年的劳动节,注定不平凡——疫情的爆发,让许多人在这个史无前例的五天小长假中选择呆在家中而不是外出游玩。那么在家中,我们能干什么呢?这个五一劳动节,我和家人们过得可是有滋有味。不信?接着往下看看!
一大早上,家里就变得热闹。微煦的阳光悄然爬上脸庞,顺着嘴角的弧度绽放。热火朝天的客厅中,时不时传来这样的声音:“去!把地拖拖!”“诶诶诶!这儿!这儿!擦一下!”是的,你没听错。在今天这个赞扬劳动者的节日中,我们要以自己的劳动向其他劳动者致以敬意。
拖地的拖地、擦桌子的擦桌子、擦窗户的擦窗户,大家各司其职,不出半日,家中便干干净净。看着劳动的成果,尽管汗水止不住地流淌在诉说着主人的劳累与辛苦,爬到嘴角的阳光却是呼之欲出的喜悦。
重头戏,还是在晚上的“家庭劳动晚会”。
我装模作样地走到客厅中间,打开一张纸,右手虚握成拳。“咳咳咳!大家听我说!下面我宣布:2020年五一劳动节家庭劳动晚会,正式开始!晚会第一项:由歌神——我亲爱的老爸带来的歌曲《劳动最光荣》!”
老爸背着手慢悠悠走到客厅中间。我把伴奏打开,而后全家人都用期待的眼神看着他,结果——“花儿醒……咳咳,重来重来!刚才那个不算!不算!”又嘟哝了一句:“我还没准备好呢!”我爸用实力完美演绎什么叫忘词跑调还没跟上节奏,霎时“歌神”称号土崩瓦解,只剩下我们的一番无情嘲笑。第二次,我爸总算唱对了调,但是很不巧,他还是忘了歌词——偏偏还不肯认输,把能想起来的歌词能拼的拼,不能拼的就编。嘿!装模作样的,差点就骗过我们了。但不可否认,气氛是带起来了——最后,全家都跟着他唱了起来,弟弟还跳到沙发上,摇头晃脑地来了段“老年迪斯科”,逗得全家人哈哈大笑。
“第二项:由手艺大师老妈带来的编花绳!”
一根不过半米长的绳子,在老妈灵巧的手指中翻天覆地——一会儿一张“天罗地网”迎面而来,一会儿一把锋利的刀刃闪着尖锐的锋芒,又一会儿一支笔在手中写写画画……老妈在前面编绳,我们就盯着猜:“这是渔网!”“诶诶诶!这是刀!绝对是!”“不是吧!”……短短几分钟时间,我们像打了鸡血一样,盯着翻飞的绳子,天马行空的想象——连碟子都想象成“UFO”。
“第三项,由本人带来朗诵《最美赞歌》!”
我清清嗓子,随即便开始朗诵:“春风春雨把原野拂过,惊起一层漫漫绿色……”配着优雅的音乐,转眼到了结尾最为激情的部分:“这就是光明使者,为自己劳动者的节日,献上的最美的赞歌!”
辛苦与欢乐并存,交织出一张名为“劳动”的网。
2020年的劳动节,我蓦然从汗流浃背和欢声笑语中,品到一丝别的什么。
——为什么会有劳动节?
直到现在,我才隐约明白了什么。
劳动节为劳动者而设,为的是向过去一年中辛苦劳动的人民致以崇高敬意。
劳动者,这三个字,代表着人民——中华上下十几亿的人民——也是过去为中国奉献的人民。
没有人能够轻视劳动者——如若没有劳动者,万里长城不会巍峨挺立东方;如若没有劳动者,京杭运河不会名传千古;如若没有劳动者,古汉唐、今中国,也不会有如此盛世。“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劳动者的力量是强大的——陈胜吴广起义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鲁迅先生至今仍为多少人心中启明灯,毛泽东主席至今仍是所有人信仰所在。
劳动者们,为了脚下这片绵延9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而付出一切,才有了今天中国“基建狂魔”“中国速度”“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方案”的辉煌。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可爱可敬默默付出的劳动者,中国才能一路乘风破浪行过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风雨飘摇地走到今天。
中国为什么强大,因为劳动者;人类为什么走到如今,也是因为劳动者。
如果没有前人开路种树,哪来今日后人乘凉?
人们的眼睛总是只看到辉煌,看不到那些辉煌背后那些流的泪流的汗流的血。被人颂赞的劳动者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劳动者总是被人遗忘在角落,
劳动节的设立,并不仅仅是一个出游的机会、一个悠哉的假期,而是告诉全世界——无论身为劳动者的你是谁,你都是伟大的,谢谢你为世界奉献的一切,你辛苦了!
如今疫情的爆发,我们为了那些逆行而上挺身而出的普通人热泪盈眶。明知前路无光,却依然坚信“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如果没光呢?那就自己做光,照亮那些在鬼门关徘徊的同胞,对他们说一句:“别怕,我在!”他们身披国旗出战,只为寒冬消逝,陌上花开,而山河无恙。
鲁迅先生曾写过:“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知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这难道不是今天的我们应该做的吗?这不就是今天的劳动者正在做的吗?
即使前方黑夜漫漫、荆棘横布,吾辈也当全力以赴,用自己劳动的人生,为共和国为人类撑起一方天地——哪怕微不足道,但至少我们没有辜负自己,没有辜负头上飘扬的红色,没有辜负前辈的希望,没有辜负人类的使命,没有辜负“劳动”二字!
人这一生,唯使命不可辜负。而使命的实现,靠的是劳动这个朴实而又强大的字眼。
——后记
作者:熊蕾,海南省海南中学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