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我读得最多的书之一,前前后后,估计不下十次。我对三国的喜欢,大约始于几岁的时候看老家四川打一种叫长牌的带彩游戏,现在还记得天牌是刘备,地牌是孔明,人牌是关羽,红九是曹操,弯边是孙权,只不过现在玩的人已经非常少。很有意思的是,当时我没有学会长牌的玩法,却对上面的人物如数家珍。在重庆省吃俭用饿着肚子买书的时候,其中就有《三国演义》,现在那个版本依然存放在我的书柜之中,随我走遍千山万水。
在看演义的时候,总觉得不过瘾,因为我实在想不明白许多事情,比如诸葛亮是不是真的有那么聪明,曹操是不是真的那么奸诈,刘备是不是真的那么仁慈,周瑜是不是真的那么小气。我在看到鲁迅说的“欲显刘备之长厚近似伪,状诸葛亮多智而近妖”时,就想寻找一本书来证明鲁迅的话是不是真的,我怀疑是不是对的。基于这样的想法,我选择了陈寿的《三国志》,只不过读的次数不多,前后只看了三次。
以前读的时候,虽然也习惯于在书上写写画画,但到底只是浮光掠影,思考明显不够深入,正如之前读《论语》、《道德经》,与真正解读,那是完全不一样的收获。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接受了大鱼群的邀请,和大家一起共读《三国演义》。
我的初衷,是试图将《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结合起来读,也就是小说中说的,是不是历史中真实发生的故事。我并不是想求证什么,只是想多一条思路,而不要被小说中的描写所固化,比如刘备的仁慈、张飞的粗莽、曹操的奸诈,早已经深入人心,先入为主。我也不想支否定历史中的形象,只是想告诉自己和一起共读的人,他们这些人,不应该被脸谱化,应该尝试打破,探求他们更为真实的一面。
《三国演义》所以成为经典,成为几百年来耳熟能详的故事,首先当然是因为好看,这也是任何小说都应该具备的本领。三英占吕布、赤壁之战、华容道、猇亭战役,每一个故事都是活灵活现,曲折反复,读者的心时而紧张,时而放松,时而捏着一把汗,时而会心一笑。故事中的人,也总是那么栩栩如生,周瑜的风流倜傥,诸葛亮的指挥若定,曹操的用兵如神,都刻画得力透纸背,令人无法忘怀。
俗话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因为三国之中的计谋太多,为全书增加了不少亮点,有如画龙点睛的效果。当王允众人无计可施而痛哭流涕时,只有曹操仰天大笑,令人绝倒,郭嘉和荀彧在官渡之战之前对形势的分析,入木三分,瞬间想起《孙子兵法》中的话:“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赤壁大战中的连环计,环环相扣,如万花筒令人目不暇接。读《三国演义》,对这些精彩片断,切不可放过,一定要反复揣摩,为什么是这样。倘若只是走马观花,则未免有遗珠之憾。
小说中的细节描写,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说曹操献刀及及杀吕伯奢全家,将语言和故事情节充分融合,其气氛之紧张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关羽斩华雄的时候,作者并没有通过正面战场的描写,却通过袁绍军中的所见所闻,达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最后以“其酒尚温”收笔,短短四个字,却有横扫千军之势。
我一直提倡,读书必须要有自己的思考,切不可被别人的观点带着走,否则读了许多书,到底也只是别人的东西,而没有形成自己的思维思想,而且很可能消化不良。是以我在评论书中的人物的时候,会带着更多个人的理解,而不一定是通行的主流看法,比如刘备,我对他批评会非常多,特别是小说中的刘备。《三国演义》中,我对诸葛亮和刘备的评价都不算高,也许未来等诸葛亮出山之后,我的评价或者也会很犀利,请大家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作者将阅读分为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四个层次,认为阅读的终极目标是主题阅读,通过阅读一个系列,不断深化认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我在解读《三国演义》的时候,会同时查阅《三国志》,正好这段时间,应女儿的要求,陪她一起读《水浒传》,于是很自然的,我会将《水浒传》之中的人物,与《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进行对比,通过人物的差异化分析,试图解读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彼此的优劣高下,也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目前,我解读的《三国演义》只进行到第二十九回,近四分之一的样子,三国的大幕正在徐徐拉开,精彩内容正在不断呈现,来吧,一起领略经典的丰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