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六年级读后感

明朝那些事儿有感作文——话说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和朝堂斗殴1200字

时间:2015-01-02 来源:小学生作文

不得不承认,明朝正统年间的土木堡之变是这个有着二百七十六年厚重历史的朝代中的一大污点。正如当年明月所说:“朝廷精英和多年积累就毁在这么一场战役,这么一个小人手上。”而凡是阅读过土木堡之变历史的人,自然也就会明白是司礼监王振的骄横专权导致了这次促使大明帝国陷入前所未有的被动状态的战役的失利。

而这次失利也恰恰诠释了“祸不单行”这一个词语的准确性。大明帝国在面对外患的紧张时刻,还需要时刻提心吊胆着朝廷中枢的变动。因为对于王振,心怀不满的大臣们会使出各种“朝廷斗殴”的手段,接二连三的扰乱朝堂机构,常常会出现“血溅当场”的恶性事件。

而对于这样充斥着“内忧外患”的国家,而这些被当年明月誉为“他们已经实现了正义,实现了自己的正义”的大臣们在殴打王振同党的时候,在叫嚣着“杀其同党,灭其九族!”的时候,又想了些什么呢?是否真像历史刻意要告诉我们的什么:出于伟大而高尚的目的呢?不然,他们无非就是因为自己的家属死在了王振的不当用兵下,因为自己的利益受到了王振的侵犯而如此愤怒罢了。“人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才活着的。”我相信这才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而这条亘古不变的真理同样可以适用于六百多年前的大明。

而这些大臣们发动无用的、反而更增加国家负担的朝堂斗殴的本意无非也就在于此。虽然有绝大多数人为官清廉,生性和贪污受贿的王振不和。但至少有一部分最后上去痛殴马顺的人在王振大权在握号令天下的时候,曾经低声下气的巴结逢迎过王振。而这些人为了在王振倒台后稳固住自己的立场,以便防止类似于“洪武四大案”之类的惨剧发生在自己身上。且给新掌权的代理皇帝留下一个类似于“忠臣”的好印象,就和剩下的那些大臣上演了一幕精彩纷争、火爆激动的“朝堂斗殴”。

为什么这样说?为什么这么激动的贬低这些看起来理由十分充足的大臣们的做法?

因为话说回来,土木堡之变时,又有多少人去像王振提出请勿出兵的阻拦呢?除了少数几个类似邝埜、王直、于谦的人外,这些在后来逞威风逞得一发不可收拾的官员的身影又在哪里?

而王振,他不是神,他只是一个太监,而他也并不可能在权倾天下的路上没有阻拦。试想,一个太皇太后,三个四朝老人,就可以让王振做一辈子的奴才。而如果把王振荼毒鱼肉百姓和官吏的罪名都加在他一个人身上,也是不公平的。如果各位有能力痛殴别人的大臣在当时能够联起手来反对王振,就不会有后来的混乱局势,就不会有土木堡之变,大明帝国也许就可以避免这一系列不必要的灾难。

也因为只有愚蠢的人才会在局势如此混乱的当时做出类似于朝堂斗殴这样无聊的举动!

而真正聪明的人,真正厉害的人,从来都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旁边者,像当时大明帝国真正的掌权者——于谦。他考虑的从来就不是如何将王振的帮凶千刀万剐,他思索的是如何平定这场朝廷文官和锦衣卫之间的风波。他考虑的从来都不是如何给朱祁钰留下一个完美的印象,他思索的是如何在有效防御也先的情况下将内部矛盾有效的解决。

这就是大明帝国得以延续下去的原因,因为有真正出淤泥而不染的旁观者正在有条不紊的操控着这时大明看起来岌岌可危的***程序。

所以,正统十四年间土木堡之变和之后发生的朝堂斗殴,搅合在其中的大臣一部分是完全没有资格被后世称为“至少完成了自己的正义”的。而如果把大明比作一块翡翠,这几件事情就是这块翡翠上无论如何也无法被人忽略的瑕疵。

五年级一班 陈祉伊

明朝那些事儿有感作文——话说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和朝堂斗殴1200字的相关内容

本栏目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