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文:得失的考量,需要一双慧眼
作者:郑靖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曾几何时,孔子的这番话一如一盏明灯点亮了我的生命。
谁的年少不曾患得患失?在学业上的一番努力,总期望在下一次的考试中得到回报,总期待梦想一定会如期而至。谁又不曾被现实摔打过那么几次,而后喟叹“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工作中的兢兢业业,总期望一转身迎上的是一双闪烁着“你可以”的目光,哪怕是“还不行,继续努力”至少也说明“被看见”;而职场的残酷在于,也许,你的努力的激情之火在一次次的无视、漠视中黯淡了光芒。
而孔子的话让我明白了得与失贯穿人生始终,“患”大可不必。“患”是万恶之源。面对得失,如果“患”,人可能无所不为,无所不至。因此,作为一场修行的人生,便是一个努力走向得失不惧,淡然视之的过程。
得与失,应该被视为人生的过程。
将得与失视为人生过程,我们便会不拘于一时的得与失,能够做到得意时不忘形,失意时不失态。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想必也是写在参透了得与失在人生中的位置之后吧?
将得与失视为人生过程,我们便更容易参透得与失的辩证统一关系。《塞翁失马》的寓言不就昭示人们在悠远的时间中眼前的失,也许是日后的得?《楚人失弓》的故事不也告诉世人在浩阔天地间小我的失,也许是大我的得吗?在一定的时空范畴,得与失,二元对立;然后,放远了、放大了自己的世界,得与失,呈现的是统一关系。
将得与失视为人生过程,个体才更容易守住初心。初心为什么不容易守?是因为其背后是得与失的博弈。大数据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的同时,也使我们的人生倾注了过多的有关得与失的算计和权衡,使人们更多地关注物质的得失,名利的得失;而忽略了精神得失的考量,文化得失的忧虑。《奇葩说》第七季有一个辩题“如果二十岁有一个一夜成名的机会,该不该要”。这个辩题背后折射出来的是满满的得失算计。而“内卷”“躺平”现象折射的亦是这种算计之后的迷茫和颓丧。
而但当人们将得与失视为人生过程,也许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在面对一夜成名的机会便会有了更多考量:眼前得失与长远得失,个体得失与集体得失。
5月4日,B站上有一个视频,其中有一句话触动到我:远方是星辰大海,可是我如何安置好自己这艘小船?近日,《我是演说家》中高三学生张锡峰的“我这只乡下的土猪,也要立志,去拱城市的白菜”引起了网络热议。年轻人面对社会内卷的呼喊透射出的是患得患失的迷惘。而,与此同时,同样在5月4日,同样在B站,一群初中生录制了一个视频,视频中,他们告诉我们,他们不知道自己想做怎样的人,但是,他们知道不想做怎样的人:不想做一个不爱国的人,不想做一个没有担当的人,不想做一个拿着锯子的人,不想做一个浑身带刺的人,不想做一个油腻的人。相比较而言,我更欣赏初中生的视频,因为他们的宣言曾经也是我们每个成年人的初心。林语堂说人过了四十很难不变成无赖。言语刺耳,却也是一种警示,警示我们不要在得失的算计中失去初心。
经济学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名词——成本。何为成本?薛兆丰在《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中通俗地解释:所谓成本,便是你用一笔钱买了这件物品,便不能用这笔钱买别的物品。成本的概念便暗含得失的权衡。但是这本书中又说真正的经济学家是看见那些看不见的东西。我想将得与失看成是人生的过程,最大的意义也便在此:看见看得见的得失,更要看见看不见的得失。很多时候,物质的得失可见,精神、文化、情感、心灵的得失不容易被世人看见,短视浅见因此而来。
因此,得失的考量,需要一双慧眼。把得与失放置在人生漫长的过程中吧!这样,我们方能突围患得患失的圜局,乘着自己的小船驶向远方的星辰大海。
第二篇作文:人生便是不断经历得与失的过程
作者:叶滢,严州中学新安江校区高一
尤喜塞翁马,得失楚人弓。“得”与“失”的问题一直是老生常谈,有人将得失视作起点,有人将其视作终点,而我将得失视作过程。
正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得失不能简单地用开始或结果去衡量。人一无所有地来到世上,也一无所有地离开,始末有什么得失变化呢?其中有得失之变化的,必然是过程。有这样一则故事,楚王打猎时丢失一张弓,手下愿寻之,楚王却认为"楚人遗弓,楚人得之”,不必寻找。人生本来就是不断得到与失去的过程,幸与不幸区别在于我们对待的心态。患得患失会让我们变得狭隘,坦然面对,方能收获柳暗花明的人生。
正因得失只是过程,短暂的得失不能决定什么。胜者或许得到的是名利,可也往往会被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在安逸中遮了眼,堵了耳,败者或许会遭受一时的讥讽,但勾践卧薪尝胆得以雪耻,司马迁受宫刑在狱中仍完成《史记》。是你的一定是你的,不必患得患失,也不必为一时的得失所束缚。
无人能真正道出世间的祸福得失,何必为止大喜大悲?在人生大道上,你一直走着,时而得到些什么,时而失去些什么,我从不期盼自己能得到更多,因为人的欲望是无穷的,我只知道已经得到很多了,至少比我失去的多。若你想得到的更多,或许失去的会更多。
就这样把得失看淡吧,当然只是看淡,并非讲它们全然忘却。得失永远存在,有时将得失作衡量,可以帮我们大忙。就想《鲁滨孙漂流记》中的鲁滨孙一样,在困境中将自己的得与失作比较,从而对生活有了新的希望。生活中的我们为何不能用这种方式调节心态呢?它可能不能帮你改变世界,却能改变你对世界的看法。
我们选择了一条路,必然会经历有得有失的过程。得失是过程,看待得失的态度可能会影响你的结果。有择才有获,有舍才有得,得失有其存在的意义,却不是我们最应看重的。不必患得患失,心如大海之宽广,才能驶达成功之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