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贴近学生
小学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重要途径。如何通过广泛而有序的阅读获取、筛选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种能力,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必须深思、探讨的重要问题。
多年的阅读教学实践,我认为应在“实”字上下功夫,要给学生创造“读”的空间,“交流”的平台,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有些阅读课集视、听、图像为一体,可谓声图并茂,花样迭出,吸引学生眼球。老师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学生忙着应答这些问题,在这样的课堂里,不仅使阅读教学变得复杂,而且学生们也完全失去了读书的机会,失去了体验感悟语言文字魅力的机会,缺少了语文味。
所以阅读教学应该是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善于给学生创设读的机会,思考的机会,应遵循“先读后讲”的原则,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怀着对课文的初步理解走向教师,向教师求教,而不应该是教师带着已经准备好的、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走向学生,把结果讲给学生听。读一读、悟一悟、背一背、写一写,这就是返璞归真,无需华丽的辞藻,没有娓娓动听的讲述,没有热热闹闹的一问一答,而是完全放手让学生读书、思考,使学生乐于参与动脑、动眼、动耳、动口、动手,达到
“智动”与“情动”的统一。
如二年级课文《看雪》这一课描写下雪的场景特别美。怎样让学生有兴致的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内心?设计这样几个问题:北京下雪的时候是怎样的情景呢?你们看了这段雪景有什么感受?假设自已就是台湾的小朋友,那么请你带着对北京雪景的向往再读课文,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美好的雪景,体会北方孩子玩雪的乐趣。孩子在反复品读思考中,不仅体会出作者的内心情感,感受文章中优美的语言,重点段也在不知不觉中内化于心达到背会。
贴近学生,才会有生命,课堂教学如此,阅读教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