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老舍对杨宅的讽刺
篇一:骆驼祥子读书笔记
祥子终于有机会替杨先生拉包月,可杨家的态度令人大吃一惊。从中也包含了许多老舍对杨家、对社会的讽刺。
他们把仆人不当人,高高在上。当祥子做了一系列苦工后,他本以为自己能够吃饭了,大太太又扯着天津腔,让他去挑水。正所谓“杨家的甜水有人送,杨家的苦活有人做,杨家的生活真舒服”——祥子可生不如死啊!这又侧面反映出旧社会黑暗势力的包围下,如祥子这般底层人民的命运怎能改变?
他们泼辣、无文化素养。杨宅用人,可是三五天一换,那为何张妈跟了杨家人这么久?以杨家人那股骂劲儿,向来是所向披靡,无人能敌,骂过地方寸草不生。而张妈她特别“敢于挑战权威”,管你是谁,骂就完事儿了。杨家人想:不错,不错,是个人才,收下了!如英雄遇见好汉,对她颇有赏识。
老舍用幽默的语言将正邪不分、毫无修养的社会环境跃然纸上。(李佳阳)
篇二:骆驼祥子读书笔记
祥子为了赚钱,来到杨宅拉面包车。老舍对杨宅的讽刺,字里行间清晰地透露出来。
杨宅里面的人出门干干净净,家里却乱得像个大垃圾堆。将两者进行对比,衬托了杨宅里的人只注重外在、不关注内里,品格性情虚伪无比。
在给客人付钱时,大太太的手“哆嗦”,这个不同于祥子买到车时的“哆嗦”。祥子是因自己努力而格外惊喜,但大太太是舍不得花那一毛钱,明明不愿意花钱,却因顾及面子和与他人的交情而刻意“大方”地替付钱。谁知道她表面一个样,背地里一个样。一个“哆嗦”,表现了大太太的贪财自私,表里不一,虚假刻薄。
老舍通过细节的讽刺,将一个“奇特”的杨宅描绘得有模有样、栩栩如生,真是神笔。(陈致远)
篇三:骆驼祥子读书笔记
杨家人,是祥子包月的第一家客户。对这家人,老舍在字里行间充满了讽刺。
祥子对这户人的称呼是讽刺的。祥子在称呼“杨少爷”“杨小姐”时,心里却用了“小泥鬼”这一称呼,要么就是“猴子们”“猴崽子”。这种称呼在当时,乃至现在的社会来看,均是大不敬。而这却被祥子流畅地、不带犹豫地想出来了。这是因为祥子实在烦透了这家人,烦透了这群孩子,他无法用实际的行动来打击报复,就只能用一点称呼来安慰自己。讽刺啊!
宅中的对比是讽刺的。“杨宅的先生、太太、二太太当出门的时候都打扮得极漂亮,可是屋里院里整个的像个大垃圾堆。”多么鲜明的对比啊!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一个个光鲜漂亮、时尚的太太先生小姐少爷们,竟住在这种垃圾遍地、杂乱不堪的宅子里!这种宅子不来请个佣人打扫,竟要让一个车夫来整理?前所未见,荒谬无比。这种荒谬竟发生了,真是一个多么大的讽刺!
老舍对杨家人的讽刺,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一家子的凶狠恶毒,不把仆人当人看的鲜明形象,展现出那时社会中有钱人的丑态。(胡勋洁)
篇四:骆驼祥子读书笔记
祥子在第一次丢车后又得重头做起,拉上了包月,却和拉散座一样不顺心,这回是在杨宅。
杨家人最大的特点是善于咒骂。“杨先生海式咒骂的毒辣,杨太太天津口的雄壮,二太太苏州调的流利。”老舍用排比的句式,写出了杨家人素质之差,讽刺意味十足。
“顾不得再想什么,他们的叫骂,像三盘不同的留声机在他心中乱转,使他闹得慌。”作者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杨家人素质极差,这对祥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表现了作者对杨家人的憎恶之深。
老舍在写杨家人的同时,也为后文祥子在曹宅拉车埋下伏笔,祥子把曹先生看做孔圣人,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无形的讽刺更为有力。(茅夕闻)
篇五:骆驼祥子读书笔记
杨宅中有着一位先生、二位太太、十一二位少爷小姐同一个女佣张妈。
大太太二太太都是不许仆人吃饭和睡觉的,她们视仆人为家奴,甚至于牲口。她们也是剥削者,搜刮着底层人民的脂膏和血汗,祥子在宅中打了四天工,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却只得了一毛钱的赏钱,足见杨家人之吝啬。
大太太是个极为虚伪的人,女客临行要上车,大太太要命似地叫唤,找车钱,却撩裙掀带许久才给出一毛钱。她给钱时的声势极大,显得十成十大方,她找了许久的钱,以便更教人觉出她的慷慨。然而,若是真慷慨,又何须撩裙掀带,大声呼喝?
若十分虚假即是真诚,那杨家大太太必为典范。(盛敏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