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儒林外史》读后感范文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作者吴敬梓在文中借一些追求功名、思想迂腐的文人儒士,极力揭露和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昏暗及大批读书人灵魂的玷污、人格的堕落。在这部蔑视一意功名富贵的读书人的著作中,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情节,但科举制度的腐败这一中心思想却将各个人物与自成段落的故事串接起来,构成了一幅有内在关联的民间士林百态图。
《儒林外史》开篇描写了诸暨县一个乡村少年王冕,因家境贫寒,自小替秦老放牛,但他却勤奋好学,用每日攒下的点心钱买书看。由于王冕聪明勤勉,又博览群书,还画得一手好荷花,不到二十岁,便成了县内的名人。他不愿意求取功名利禄,县令登门拜访,他躲避不见;朱元璋授他咨议参军之职,他也不接受。王冕怕再有人聘他做官,就逃到会稽山中,过着隐居的生活。像这样淡泊名利的读书人,在作者生活的年代真是少之又少,因此作者对王冕大加赞赏。
讽刺鞭笞科举制度的乌烟瘴气和只为名利的读书人才是本书的主旋律。老童生范进科举考试屡次不中,在家中倍受冷眼,丈人胡屠户更是对他百般呵斥。范进去乡试,因没有盘费,与丈人商议,怎料被胡屠户骂了个狗血淋头,说他是“癞蛤蟆想吃起天鹅肉”,还说他“养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老婆是正经”,把范进骂得“摸门不着”。到出榜那天,家中正值无米,母亲让范进抱母鸡上集市卖了换米。这时传来范进中举的喜报,范进从集市上被找了回来,得知消息后,竟然高兴得疯了。还是他的老丈人胡屠户一巴掌打醒了他,治好了疯病。转眼的工夫,范进时来运转,财源广进,连胡屠户也一反常态,称他为“文曲星”,称赞他“才学又高,品貌又好”。这个故事极力讽刺了范进对功名的极度渴望和胡屠户那趋炎附势、“变色龙”的性格特征。
在《儒林外史》中,还塑造了很多同范进一样的鲜活的人物形象,如打着官府旗号让大家把钱财交公的王惠,再如为功名不择手段,恩将仇报,抛妻弃子的匡超人……其实他们都是腐朽的科举制度的受害者呀!
“学而优则仕”这句话泯没了多少读书人的良知!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机锋所向,尤在士林”。现实生活中,虽没有人因中了举人而疯疯癫癫,但却有人为了考取博士、硕士而不择手段;虽没有人仗着学识换来的权势蛮横乡里,但却有人卖弄自己的知识换取财富。周恩来曾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学习不该为了名利,而是为了祖国将来的繁荣富强。
篇二:儒林外史读后感1000字
记得多年前不曾听谁说过,现代中国小说,无论鲁迅还是巴金或矛盾,读起来都不够有趣,我当即推荐他读一读钱钟书的围城,遗憾的是,我至今未能听到他的读后感想,读过围城的人都会不由的惊叹:“没想到现代和中国竟有这样了不起的小说”
的确,这部小说最大限度地发展了20世纪前半叶中国现代小说的一切可能性,这完全是靠了作者无与伦比的杰出才能,它是我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经营的小说,也亦为最伟大的小说,作为讽刺文学它令人想起像《儒林外史》那一类著名中国古典小说,但比它们优胜了许多,因为它有统一的结构和更丰富的喜剧性
钱钟书真是文坛的鬼才,自由创作的历程不长,所以作品不多,仅有一部长篇小说传世《围城》,还有就是短篇小说集《人,兽,鬼》,作品虽少,可篇篇彩华耀目,透视了不羁的才华。
林语堂号称幽默大师,其实他只是提倡幽默的大师,要论幽默才能,散文家当属梁实秋,小说作家老舍与钱钟书各有千秋,不过老舍比较温厚,所讽刺的人物,遍及各阶层,而且点到为止,钱钟书则专事挪揄知识分子,技巧上不但深刻且非常精致。
综观“五四”以来的小说,论文字精练生动,围城当为头块牌子,沈从文的文字绝对精练,但多少残下些文言气息,老舍的文字也极其生动,但稍嫌欧化语法作怪……鲁迅的文字真的也很精练,但文言气味太浓,且缺乏色彩及情趣,钱钟书的文字做到了纯白,又洗脱了欧化语法,灵活多妙趣,如春风里的花草,清流里闪的鱼,读起来最畅。作为钱种书一生的精魂,《围城》拥有其他中间古代小说所缺,是前人的作品无法比拟的。它形式完整,严谨的结构使文章浑成一体,气势雄浑,凝重集中,从日常琐事中提炼出宠伟的画面,铺排成连绵的故事,这部“五?四”经后新文学中的副产品批判现实主义杰作,自面世来赢得了读者广泛赞誉,文中那些精妙绝伦的比喻和幽默辛辣的讽刺耐人寻味被誉为“新《儒林外史》”
说是新《儒林外史》,因为里面有很多知识分子灵魂剖析,但它并非讽刺小说,也非言情小说,它实质是一部人情小说,主旨在描写人性的弱点与表现人生的悲凉,又有人说这是秉承西方16世纪以来的流浪汉小说,还有人说这颇似目前在国外流行的智性小说等等,以上在各个倾面都谈到这部小说的特点。
至于《围城》在每个读者心中的印象,大概似《红楼梦》那是绝不有重复的。钱钟书的《围城》和杨绛理解的是不会相同的,同样,杨绛看到黄蜀芹搬上荧屏的《围城》,恐怕又在解读一个新围城。
朋友,你心中的围城又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