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翱翔在天空,轮船畅游在海面,汽车行驶在街道,特别是高铁的到来刷新了,我们对于路程时间之间关系的体验。现代化交通工具带给人们的是便捷、舒适的享受,生活在这和平时代,世界上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美好。有一本书告诉我们这些都是暴风雨后的阳光,书中“二万五千里”和“十三个月”已远远超越了速度的概念,这本书就是我所喜爱的《长征》,长征就是一个奇迹,阳光下的我被深深震撼。
众所周知,在遭受第五次反“围剿”的巨大损失后,红军被迫开始转移,开始了令全世界惊叹的长征,期间中央红军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行程二万五千里,历时十三个月,同时经受着血与火的考验。
从挺进湘西,到冲破四道封锁线,从强渡乌江,到飞夺泸定桥,可谓危机四伏,艰难重重,进行了380多次战斗,最终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多少战士献出了宝贵生命,留下一段段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翻越终年积雪的大雪山,通过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恶劣的天气,贫瘠的土地,崎岖的山路,冰冷的河水,他们勇往直前;短缺的衣物,匮乏的粮食,不断围堵的敌人,阻挡不了他们前进的步伐。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钢铁般的意志终于完成了战略转移的艰巨任务,写就了一篇史诗般的壮丽篇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表现了***道路的艰难,“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最好地诠释了红军战士这段征程的***豪情。
“二万五千里”,是时速350公里的高铁约36个小时的路程,似乎缩短了它的长度,看完《长征》,了解了那段历史,你会对这个数字肃然起敬,感觉根本无法单纯用尺度来衡量,因为“二万五千里长征”已经变成了一股力量的代名词—“长征精神”。
它弘扬了共产主义精神,它鼓舞了数万万人的心,它激励着世世代代的人民,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
它是历史长河中的一小部分,却具有非凡的意义——《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