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亦是百家争鸣,各家思想又有区别和差异,儒家和道家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思想也是大有不同。
首先从研究领域来讲,道家更侧重于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而儒家就侧重于对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的探讨。
因此儒家以伦理作为其特色,有了孔孟的仁学,荀子的礼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以及明中叶的经世致用,在汉朝董仲舒更是让伦理之学作为儒家的“三纲五常”来教化民众。而道家思想讲究天道、热爱自然、尊重物理、顺应自然的思想,庄子的文章中就将其体现的淋漓尽致。
从人生观上来看,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为价值取向,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对于社会有强烈的热爱和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讲究的是对于社会的贡献,和对于国家的热爱。这点上,儒家更多是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而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脱世俗的束缚,获得个人内心的平静为价值方向,既反对内心为外物所影响,又对于社会事业表示不予关心的态度。讲求的是各事物之间不相互干涉顺其自然,其人生观相较于儒家来讲就比较消极,有很明显的避世的意味。例如:老子和庄子都说生死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人应平静的顺着这个自然的过程。
从治国思想上来看,儒家讲究以德治国,施行仁政,儒家强调修身齐家,体现了人为干预。而道家主要以“道治”,要求柔弱清静,无为而治,体现顺天命,顺自然。
总体上来讲,儒道两家文化的差别在于对世界的看法的不同,一个认为人可以改变世界,可以通过人来改造世界。另一个则是认为人应敬畏自然,顺其自然。一个讲求养人,一个讲求养生。一个是积极入世,另一个是超脱世俗。
儒道两家文化的不同我们可以看出在春秋战国时期,是群英荟萃,思想云起,两家思想都对于我们后世之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都有一定程度上的舍弃和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