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看到这本书的名字——红与黑,第一反应就是正义与邪恶。等我合上书的那一刹那,才了解到并不是那样。我隐隐约约明白了,红,指人一生的鼎盛时期,而黑就代表着卑鄙、黑暗……
作者司汤达运用人物强烈的性格特征把曲折的故事生动地描绘出来,其言语可圈可点。小说主要围绕主人公于连的奋斗与两次爱情经历的描写,反映了当时***黑暗、腐败和利欲熏心的社会环境。而两次爱情动机的结果都是以利益为目的的一本现实主义小说。于连本是一位低下的青年人,不过他有着渊博的知识,常常被神学院里的人称赞和尊重,不过他不满足于此。就是有这样的野心,很快被推荐到一个富人家去当圣经的家庭教师。
于连与德•雷纳尔夫人产生了恋情,以便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不久又认识了一位聪明的姑娘马蒂尔德。在于连的利用下,这两个女人助他飞黄腾达。但往往这样有野心的人,就是第一个被社会淘汰的人,结果被砍头颅……人总有善良之面,在最后我也了解到于连并非是一个无心之人。
而这样的情节,也让我想起了中国古代的后宫之争。后宫佳丽三千人,谁不想登上皇后的位置,谁不想一生荣华富贵。可往往那些勾心斗角的人尔谀我诈,也许只是享受了那么一会儿的名利,过不了多少日子就被另一个“踢”了出去。就是有这样的虚荣心、野心和狠毒之心的人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
其实于连这样的结局并不出乎意料,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能找出他身上的影子,只是少与多的问题。例如两人为了同一利益,而不惜与平日朝夕相处的朋友互相争斗;这只是少量,并不会酿成大祸,否则会在种种阴暗的伎俩中沉淀。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让它成为我们前行的动力而不是腐败的堕落。如果我们学习于连的这种对目的有着强烈的热情,在学习中,工作中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和启示。告诉我们:我们绝不是只有这样,我们绝不会向命运屈服!
其实他的“成功”没用带给他所想的幸福反而是他的失败促使他走向幸福之路。现代网络作家慕容雪村写到:我16岁时初读红与黑,对司汤达的叙述能力及对人性的刻画叹为观止。30岁时又读了一遍,这才发现,原来这本书的主题只有两个字:虚荣。
这是我14岁时初读这本书,学到的是:利用和卑鄙手段得到的成功,往往会是失败,人生不可仅仅为镜中之花,水中之月而费尽心机。而当我随着年龄的成长,再去回味,又是怎样的感受呢?
章艳阳 chr()chr()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