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沈溪石的动物小说读后感
《斑羚飞渡》讲述了作者在猎人和猎狗小分队的陪伴下去打猎。无意中遇到了一群斑羚。他们利用包围之计把斑羚们引上了悬崖绝壁——伤心崖。这里原来是一座山峰,后来中间断开,两端距离六米。斑羚群里有老斑羚、母斑羚、小斑羚,它们只能跳三四米,公斑羚能跳五米,可跳六米的超级斑羚却没诞生。这时,斑羚群看着领头,领头没有办法,只好用一半生一半死的方式,可偏偏斑羚是奇数,只剩下领头了,它哀嚎一声,走向了“彩虹之路”,消失在一片灿烂中。从这体现出了人类的欲望。
人类曾经受到过大自然的馈赠,现在却处处破坏大自然,真是觉得羞耻啊!但是斑羚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它们的精神不就好比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人吗?那些老斑羚们知道自己快去世了,就舍身为他人。把自己的生命置之于度外,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这不就像《“桥”》中那个舍小家顾大家的老汉的所作所为吗?这不就像黄继光、董存瑞为了战争的胜利而不惜牺牲自己吗?这不就像《金色鱼钩》里那忠于***、舍己为人的老班长吗?真是令人惊叹!而领头斑羚就好比那些宁死不屈的中国人,宁愿自己战死战场,也不愿意投降。这就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的精神。猎人们不就像是屠杀中国的日本侵略者吗?所以,我要在这里呼喊:为了那些可爱的动物,也为了我们中国民族的精神!请保护自然!
第二篇:《斑羚飞渡》读后感600字
如果你是智者,应该知道作者是编造故事的,主人公是狩猎者竟然在观赏悲剧,不如说主人公是一个编剧,而却不知道斑羚的结局是一定会灭绝。因为斑羚只有本能,其实连人都做不到如此,这次斑羚飞渡脱险,下次终究也逃不脱狩猎者的猎杀,对待动物只从纯文学的角度去思考而已,真的就是虚构,当然不是说文章写得不好。
现实是,狩猎者这时会停止猎杀行动吗?这是动物被猎杀的人类创造的最好机会,而且又不是一个人而已,大伙儿是兴奋而不是悲怜,读者本身就是猎人的后代,略知狩猎事物的过程和心理,它分为狩和猎两个意义,动物只知道狩而不会去猎杀,它们自然而然地遵守自然法则。而人类已不耐烦狩就一味猎杀,因为人类自身的庞大失控和贪婪,不遵守自然法则,唯我独尊,不仅面对动物,人与人之间也因为如此,人类社会才产生不和谐。
课文的阅读提示问道:“作为人类的一分子,在震惊的同时,你还能想到什么?”我能想到的是,动物面对动物时,是能做到有所牺牲的,但不可能做到这么高的有意识,它们只是有本能;当面对人类时,数量微小的本能根本敌不过我们这些最高统治者,实质上是数量庞大的海洋生物都因为人类而濒临灭绝,不知人类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又能够命运如何,无可争辩的是就连没有生命的物质世界—地球环境,都是被我们人类破坏得碎弱不堪。人类不仅要意识到自身对整个自然界的危害,还要意识到这个自然界最终一定伤害到人类自己,只有人类自己是构不成完整的世界,也是绝对不能单独存在于这个世界的???
人类也需要飞越虚荣心这个陡崖。
第三篇:斑羚飞渡读后感600字
合上书,闭上眼,倾听窗外萧萧雨声。我沉浸在这沉思的状态中,静静地去品味那悠悠墨宝散发着的无穷无尽的智慧,品味书中一个个
波澜不惊的传奇故事。斑羚用血的代价启迪了后人,将自身的气概溶化在人类的骨髓与血液中。
我在记忆的旋涡中寻找那一幅幅动人的画面,那幅让我泪如雨下的画面,终于找到了——斑羚飞渡。
不知何时,上帝养育了他们这群“地之骄子”。他们被猎人逼到了伤心崖上,被逼到了生命的尽头,被逼到了死亡的大门边。这是一个斑羚们无法跳跃、无法穿越的尽头。我以为斑羚们沉沦了,失望了。被迫接受了命运的安排?不!他们不仅没有沉沦,没有失望,还找到了开启生命之门的钥匙,找到了渡过死亡之河的木筏,找到了通往继续生命的道路。他们受到了彩虹的启发,彩虹的光芒唤醒了它们爱幼的潜意识,唤醒了它们舍已为人的优良品质。老羊们战胜了自私,学会了奉献。在头羊的一声令下,两行羊排好了队,在这个队伍中没有拥挤,没有碰撞,幼羊们用飞渡的方法顺利过岸,而老羊则忍住了痛苦坠入深涯。
有人说他们在桥中看到了老羊们痛苦惊悚的表情,看到了桥中黑色的死亡玫瑰,还有的人说在桥中看到了小羊们在岸边欢天喜地,喜气洋洋。而我的看法却与他们截然不同,我从中看到了老羊身上爱幼的心,为了幼羊们不顾一切,舍生忘死的精神。
现场在看的人不要兴灾乐祸,你以为这是上帝对你们的赞美吗?错,这个故事不仅不是赞美,而是上天对人类的憎恨与愤怒,你们的狂捕、滥杀,才将这群斑羚赶尽杀绝。虽说他们逃过了一劫,可还有多少动物被人类杀害。猎人们觉醒吧,放下手中的猎枪,放弃追杀动物的贪念吧。斑羚,我敬佩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