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范文:建国大业观后感3000
已经有多久没有看电影了,走进电影院是,抬头看天,天阴沉沉的,仿佛时空已被凝固,脑中莫名闪过了这个念头,空闲的时间,百无聊赖,一步献礼大片,恰好填补了这份空白。明星的加盟似乎早已掩盖了剧情,众人的目光已经慢慢离开了那段被时间盖上的历史,星光熠熠,成为了吊人眼球的工具。
作为选修历史的文科生的我,早已将1945年至开国的那段历史铭记于心,公式版的重点时间,深深地刻在脑海,让我对剧情提早支取了兴趣,历史本来就是几页纸,又如何能够翻新,再多妙笔亦难生花,因为有些事情早就镌刻成了永恒。
因为无聊,所以走进了电影院;因为抱着对强大阵容的好奇,所以去看了这部电影;寻星成了一次奇遇,却开启了另一道门,又走入了这段历史,别有风韵……
曾经无数次的对着历史书上重庆谈判后的那张合影皱眉,毛公虽然精神十足,但是总是感受不到他出其不意到达重庆的智慧与勇气,蒋公虽然清癯,但看不到他棋逢对手时仍有的气定神闲,看不穿他身为黄埔校长应该拥有的魅力。历史总是如此简单明了,明明是惊心动魄的鸿门宴,却也寥寥几笔,囊括所有的曾经,民国的旅程中没有司马迁,所以没有人用笔uq描写那场重庆谈判是如何的暗流涌动,去如何牵动国人的心。
但是韩三平不甘心,他誓要那段被笔尖简化的历史,于是闪光灯下,蒋公笑容可亲却难逃一份冷清,深入骨髓,似乎在昭示着他面具背后原理民众的本质;于是闪光灯下,面对记者尖锐的提问,毛公笑的大气,以退为进,大手一挥,用技巧性的回答,展示了自己为民,为国的报负,讲紧张的气氛化作众人会心一笑。心中不由暗叹,不愧是心中国的开国者,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灯光一瞬,将一切变成定格,却难掩那份若有若无的试探,一丝丝阴谋的味道,也在表明这份和平不会久远。
历史的尘埃被渐渐抹去,我们看到了宴会场上,觥筹交错,却掩饰不住野心的痕迹,国民党海军司令愤怒了,大喊“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成了宴会大厅中最华丽的一笔,绚烂了整个大厅。化为最美丽的风景,温暖了每个歌王团结的中国人的心。所以周恩来振臂高呼,反对一党专制,要民主***;所以闻一多大声训斥:“搞一党专政的人事不会有好下场的”。但是蒋介石无法放弃,他不愿舍弃一党独裁的迷思。于是闻一多死于了乱枪之下,于是蒋介石抱着“边打边哄”的心思,一边发动内战,一边炮制出所谓“首届国民大会”的独角戏,用铁血的手腕撕毁了双十协议。心寒了,人散了,国当元老冯玉祥拎着白色的灯笼只身闯进蒋介石的办公室,但看他曾经的兄弟避走不及,躲进偏房,终于把心中的抑郁化作一声长叹:“黑暗啊,不打灯笼我找不着道了”,被迫离开祖国,怎奈爱国出自之心天地可鉴,却被尘世中的利欲所遮掩,总有百般无奈,千般痛苦,有更与何人说。看电影时,风湿增添一份心酸……
蒋委员长成了蒋总统。消息传到了延安,当所有人都茫然无措,焦急不已是,毛公又一次站稳了,他笑言“蒋介石当了蒋总统,我毛泽东就在这山沟沟里封个万岁,不好看,也不好听。”云淡风轻,但拥有着挥斥方遒的力量,素有人豁然开朗。在心里又一次为毛公喝彩,永远的从容冷静,永远的坚持乐观,凌空笑。沧海一声,静看时间千变万化,心中自有丘壑在,不是书中的刻板,运筹帷幄,举手投足已有伟人之风,建国大业里的毛泽东,不求形似,但已经还原出了我心中的毛公。
不若主旋律电影的一边倒,建国大业似乎也在慢慢客观的正视历史,毛泽东是英雄,那蒋公便是与他棋逢对手的枭雄,没有可以丑化什么,也不想吹捧什么,建国大业以他自己的方式还原者这段历史,试图给我们看到一个同样渴望统一,但却用错方式,无奈离开的蒋公,失败者并不是一无是处,失败者亦有其生存的智慧,更何况是拥有一干死士的蒋公。当蒋经国立志救国,反腐时与自己的表哥孔令砍发生冲突,枪早已摆上桌面,眼神一次又一次的碰撞,撞出了国家与私利的较量,撞出了国民党面对四大家族的无奈和悲哀,家以不家,国何成国。细雨飘飘,将画面的色彩一点点染黑,当白鸽飞起,悠扬的小提琴在空中回荡,将那无法抑制的悲伤铺满整个时空,一身黑衣的蒋公对着同样寂寞的经国哀道“腐败已经到骨头里了,反,师范党;不反,是亡国,难啊。”不是不明白,反腐的重要,只是知易行难,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早已无力回天。只能任韶华逝,两鬓白,人苍老,默默哀悼,哀道那曾经的光辉,哀道那个曾经的蒋家王朝。最难忘记,蒋公向俞济时下达命令,十月一日不在轰炸开国典礼是穷途末路的神情和那沧桑回首时“自己打败自己”是感叹,令人唏嘘不已。
还记得宋庆龄的内敛温婉,却又大气十足,许晴的演绎让国母的形象跃于屏幕之上,她看着躺在上海街头入睡的那群士兵的心疼与不舍;思虑来客用意的那份聪慧,让人看到她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风华绝代,带着一种难以抗拒的人格力量,还记得宋美龄请求美国支援被拒绝时那份痛苦寂寞失意却无法摧垮的坚韧,即使被迫离去,却带着一份与生俱来的自信,以及眉眼之间无时不展现的高雅智慧,像一朵曼陀罗般,艳丽到极致,永远都扬着自己高贵的头。
是的,又如何忘记那些小人物。“报告团长,前面有个地主大院,院墙太高,爬不上去,请炮兵支援吧。”(解放军打到北京城下,东北野战小战士(王宝强饰)如是说),那憨厚的话语博得了大家轻松一笑,却让我看到中国***胜利的重要原因,没有美式装备精良,没有那些留洋的优秀将领,没有受过黄埔军校专门教育的战士。却是靠着无数没有文化,没有见过市面的穷苦人打下了江山,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抓住了民心所以他们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所以可以看到,范伟扮演的炊事班班长老郭,只因锅上炖着主席爱吃的红烧肉,便不顾轰炸机在头顶盘旋,硬是回头,最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曾经以为是史书上夸张的描写,却在此时赚得了我的眼泪,他们的爱并不再是无法理解的矫情,韩三平用他的摄像机静静的向我们展示了一副党爱民,民护党的画册,蓦然回首,发现爱早已在细水长流之间化解种种生硬,沁人心脾。
还有淮海战役胜利后的那个晚上,大局已定,中央四位领导人终于可以安心的大醉一场。他们高兴得边喝酒边高唱国际歌,平素***人物的固有形象全被打破了。毛泽东喝醉了,嘴角挂着微笑歪倒在一边;周恩来充满激情地挥舞双臂做指挥状,完全不是平时总理的样子;刘少奇和朱德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让人心神激荡;还有各界代表们对国旗国歌的严肃认真的讨论;还有男代表因激动误跑进妇女代表合影处,赚得与主席的一张留念。还有建国时那一张张充满渴望,兴奋的笑脸,还有……还有那么多的嘲无法忘怀,戏里的他们带着建立强大祖国的梦想而神采飞扬,戏外的我们,因为感受到前人的梦想,而心神荡漾,久久不能平静。直到一切的一切,随着***的一句“新中国的成立”而落下帷幕。
走出大厅,以外的看见了久违的阳光,白云流动。忆往昔成荣岁月稠。沐浴于阳光之下,脑中又是浮现出那段我重新熟悉的历史,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哪个明星扮演了谁,被逐渐淡化,我本来的目的早已经消失得一干二净,唯有青史存于心……不由笑着点头建国大业对我来说不乏为一部值得一观的好片。
泱泱大国,风雨兼程。载新载悲,之于大乘,回望走过六十年的祖国,在心里再一次祝福她,愿她更加繁荣与富强。
第二篇范文:建国大业观后感3000
得民心者得天下
所谓的历史片,一定是打了时代的标签,建国大业所讲的,其实是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10月前的国家编年史,并顺便道出人心向背定成败、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千古道理。***的胜利和国民党的失败,历史书上已经讲了无数遍,正义和邪恶也摆的明朗,建国大业所突破的一个思想关卡,就是把国军从牢笼中解放,用“国民党也是人”的全新观念替代了“国民党是吃人老虎”的陈腐思想。这当然是思想领域的一大进步,既顺应了“和谐社会”的理念,又弘扬了“和平解放”的思想,相信海峡那边的朋友听到这样的消息,也会觉得宽慰的吧。
看过建国大业,你应该真正懂得了什么叫“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那个历史反复的年头风云诡谲,充斥着尔虞我诈和暗地纷争,党中央和***用胸怀回应纷至沓来的利剑,毫无计较本方的利害得失。从重庆谈判、政协会议的和平时光,到烽烟再起、内战轰鸣的残酷岁月,作为中国旗帜的***屹立不摇,靠的是领导人的气魄,以及人心向背的逐渐升级。黄建新的任务基本上是在还原历史,他抛弃了明暗对立的固有模式,更多的安插了第三方,即民主党派的历史视点,主席说的好:“民族***有种两面性,我们要把他们争取过来”所以这部片子的重心,并不是耍枪杆子玩炮灰炫耀武力,而是以千千万万***者的气场、无穷无尽国民军的沮丧、隔岸观火的民主党派之转变来看待人心问题,这个江山并不是打来的,而根本是以民心换来的。
民心所向,意味着大多数人支持,建国大业在“数量”这个字眼上做的尤其漂亮,除了参与出演的人数创下了国产片记录,其他诸如布景、道具、服装也都刷新了历史,一百七十二位明星都是独挡一面的好手,摆在一起都能开春节联欢晚会了。如此全民皆兵的演出自然也离不开主旋律的号召力,它证明了我们党依然拥有旺盛的生命力,而且这绝然不是空话,譬如说建国大业省下了三四个亿的演员工资,大腕只拿饭盒分文不取,除了高尚的爱党爱国热情驱动,真想不出其他合理解释的理由了。当然有些猥琐舆论会批评这些演员摆姿态、唱高调、假热情、马屁精……我想说这话的人要不是心理阴暗,就是自由主义、***分子,如今社会开明世风日上,方才会放他们一马,要是换阶级斗争时代,估计早就拖出去枪毙掉了。
当然,“数量”是人心最有利的表达形式,蒋公能坐下来和伟大***心平气和的谈判,就是因为咱有几十万条破枪,那时候还是“双十协定”,国共定下了互不侵犯的盟约,末了蒋公反悔开火,民主党派开始认清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并在情感上倒向了我党一方;国际友人也同样识趣,不管是杜鲁门、马歇尔、司徒雷登还是斯大林,都缓缓的开始对失落的蒋公说“不”。
环境的颠覆更映衬了双方的多助寡助,***身边团绕了无数赤胆忠肝的角色,有范伟扮演的厨子、黄晓明扮演的解放军,登高一呼开城牵马的傅作义,战功显赫无人能及的林副统帅……甚至在淮海战役之后,主席和周、刘、朱等几位统帅醉酒当歌,更是难能的洒脱和气魄。张国立扮演的蒋公虽然足够压场,能表现的却只是落寞惆怅,一个在风雨飘摇中守不住寸土的亡国之君,脱了军服坐在冰冷的石级上,胜败也早已一目了然,编剧不会忘了给蒋公的痛处撒把盐,于是又安排了冯玉祥的灯笼会、蒋经国与孔家大少的互掐、以及蒋公和李宗仁白崇禧的掰手腕,意在告诉我们国军内部早已不合,从而不动声色的反衬我方同志大团结的和谐局面。
片中战斗打响的篇幅不多,但是只要一出来就是人山人海,大决战曾经给的最宏大、最全面的视角,建国大业用一个全镜头就可以压倒这种气魄。西苑机场的阅兵式成就了轰轰烈烈的造神运动,***气镇全局,俨然揭开了历史新的篇章;闻一多慷慨激昂的演讲台下同样是人头攒动,这个中学课本上描述过的场面讲的还是“数量”的意义:杀了李公朴,还有闻一多,杀了闻一多,还有后来人……***先烈是永远杀不完的,所谓的前仆后继就是这个道理,闻一多死在明亮的灯光下,等于竖起了一个大大的丰碑。黄建新当然不是百分百的歌功颂德,至少他在片中安排了一个向毛人凤出卖主席寓所位置的奸细,后来一出现就被枪毙掉了,历史上的争议人物也没有给与回避态度,譬如东北野战军司令林彪,就受到***“肚子里吃下国军百万兵”的夸赞;对国民党高官的刻画,黄建新基本上是宽容化的,不过一旦转到毛人凤和特务分子,就总是阴险和奸诈,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至于蒋家父子被描写的有血有肉,可能是在照顾台湾同胞的情绪,不过就我目前看到的这个版本来说,去宝岛上映的概率应该是零。
比较揪心的是在两个多小时里讲完四年多的故事,实在是一件和抗战同样艰巨的任务,剧情赶得很紧,事件、会议、人物一个接一个,看着压根就不嫌烦,就是有点短了。如果能延长到十几个小时(指环王三部曲就这么干的)俺就更愿意看,而且乐的再多买两张票支持票房。片中会议贼多,压缩了故事情节和人物戏份,就免不了走马观花的感觉,腕儿们在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他们本人都能当做标签,即使人物贼多,我们也压根没法认错。影片中对历史会议、历史人物,都用了字幕解释法,显得有点臃肿,不过为了普及中国人的历史知识,这些标注又有存在的必然性,我纳闷的是字幕还能讲历史,那些贴片广告是干啥用的呢?一部主旋律电影的片头贴上十几分钟的广告,实在是够我崩溃的,如果是宣传国产品牌我也认了,但是看来看去好些外国牌子就有些不伦不类了。
话说回来,建国大业的雄浑不仅表现在数量上,还在质量上,在电影里,那就是气场。唐国强演***、演帝王都好多年了,压住场自然不成问题,张国立也演过帝王,当然也不差,这二位爷摆在一起,估计谁都不敢再上镜头凑热闹。爱“飚戏”的孙红雷号称抢戏王,平日抢的人家主角惨白,这次跟二位爷打了个照面,就输的很惨,戏没抢到还换的贱相百出,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姜文这个戏精倒还是老辣,挺挺胸脯就抢了张国立不少风头,甚至是那位帝王专业户陈道明,在车里密谋的一场戏中也黯淡下来。冯小刚的气场是假的,陈凯歌却是真的,只可惜那版冯玉祥一脸贱相,狠狠的颠覆了人们对这位枭雄的崇高敬意,片中凯爷朝特务脚底开枪,命令他们不许搞暗的,耳边不自觉的又冒出当年那句话:“做人,不能无耻到这种地步”。国军的军装还是比咱的漂亮,据说腕儿们今年抢着做国军,就是为了跟剧组要一套衣服,整部剧中的明星大体扫一眼,两伙阵营还是分得很明显:我党领导人还是那些特型演员,基本特征就是形神俱备,名气就基本上扔一边了;扮演国军的诸人就是不折不扣的明星,范儿要紧,像不像就不算问题了,王学圻、尤勇、胡军、李连杰、陈宝国、刘德华等人赫然在列,就是为了能压得住场。还是有些演员的戏份被剪掉了,比如侯勇版的陈赓,李幼斌版的报社记者、邓超版的徐悲鸿都没了,那些有笑点的演员却都还保留着,范伟、葛优、王宝强、郭德纲、冯巩等人出来就是让你乐,这也反映了咱们的“主旋律影片”向“主流电影”的跨越,建国大业告诉我们***历史题材不必瞪着眼握着拳看,咱们完全可以靠着椅背伸懒腰,可以大笑,还可以吃爆米花,所谓的严肃,都可以丢垃圾桶了。
除了国共两党,民主党派的刻画同样很有力道,民革、民盟等党派屡屡受***邀请北上,虽心有所属,采用的策略还都是打太极。张澜、李济深、宋庆龄等人还是很好的反射出“民族***的两面性”以及他们的软弱(这是***说的),他们作壁上观、静待时局,不轻易为动,更加重了他们本身的复杂性以及身处这个水深火热时局里的身不由己。这些民主党派在大局落定之际投诚,***不计前嫌亲迎接纳,并许以国家副主席和人大代表之席位,从而将***、***的豁达胸怀铺展的淋漓尽致。影片最后以定国歌、国旗而结束,众代表在激烈讨论穴四星环绕的五星红旗,只是再度重申了建国大业其实是人心所向的道理,在那个风口浪尖的年头,也只有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第三篇范文:建国大业观后感3000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饱经战争沧桑与落后苦难的中国人民终于重新站起来了!中国像一只巨龙一样,以一个大国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
60年,光辉岁月弹指挥间,6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2009年,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她的60岁生日。
在中国成立60周年的前一天,和同学一起收看了电影建国大业,使我们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建国大业讲述了新中国建立的艰苦过程,讲述了老一辈***先烈呕心沥血,与国民党反动派不懈斗争,赢得最终胜利的过程。
影片以抗战胜利至建国前夕为背景,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重庆谈判、双十协定、校弛事件、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定都北平、***协商会议、开国大典等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在影片中依次展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家,宋庆龄、张澜、李济深、沈钧儒、何香凝等民主爱国人士纷纷登场,仿佛把我们带到那个艰难而又催人振奋的岁月中,去追忆那段历史,缅怀远去的***先辈。
电影以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谈判的飞机上拉开序幕。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各阶级、各党派、广大人民群众反战情绪高涨。于是,在民主爱国人士张澜等人的斡旋下,毛泽东代表的***与蒋介石代表的国民党拉开了重庆谈判的序幕。为了表示诚意,中国***主动放弃了部分占领的解放区,然而,国民党却丝毫没有建立民主政府的意思,反而驱赶民主党派,逐渐走向了军政府独裁统治的灭亡之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展开了白色恐怖下的血腥屠杀,一大批爱国民主人士遭到杀害。此举遭到了以***为首的各党派的强烈反对。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的一幕戏中,冯将军大白天手持白灯笼闯入蒋介石的府第,要求见蒋介石,被拒绝后。冯将军义愤填膺的说:“这个世道太黑了,我怕看不见。”足以看出当时的时局是多么的恐怖,而冯将军也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杀害。
以毛泽东为首的***人通过建立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获得了全中国人民群众的支持,为中国人民***协商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李公朴、闻一多为代表的***人士为了政协会议的召开,奉献了一切,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最让人难忘的镜头是,影片中淮海战役结束后,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朱德等***元首,听到战役结束我军大获全胜的消息,***说,长江以北,再无大战。于是,四个改变了中国历史的男人,四个改变了中国命运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让人十分的感动。那一刻,他们几十年经历的苦难,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发。五次围剿,突破封锁线,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无数人的生命,换来了这***转折的这一刻。让他们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来,喝起来,哭起来,笑起来,跳起来……观众的眼睛似乎也在这一刻湿润了,多么艰难的历程啊。
解放上海,解放军战士打仗累了,没有占民宅,集体整齐的睡在马路上。宋庆龄看到了,看到了为什么中国***会胜利。这就是我们最亲爱的人——中国人民解放军。
***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翻身做主人,一个崭新的国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电影建国大业在***的庄严宣告中结束了,那一幕幕令人振奋的嘲,在脑海里久久回荡,挥之不去。
***的一句话令我记忆犹新: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我们的党始终站在人民和国家立场上,才能如此海纳百川,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成其大,成其雄,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建国大业这一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主旋律影片,转眼间新中国已经迎来了自己六十岁的生日,国家日益富强,然而就象片中对国歌的讨论一段所说的,我们永远要居安思危,时刻保持警惕。用我们的血肉,我们的智慧组建成新的万里长城,永远前进,再前进,在世界上找到我们应有的位置!
看完了建国大业这部电影,觉得今天的幸福生活生活来之不易,是老一辈的***家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作为90年代后出生的人,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却应更珍惜现在美好的一切。
建国大业已经结束,建国大业正在进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现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六十周年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回忆那段历史,追忆那段历程,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并由衷地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人们幸福安康。
祖国,您如一叶希望之帆,从共和国开国大典的隆隆礼炮声中驶来;从神州7号飞船遨游太空的喜讯中驶来;从城市改革振兴的蓝图和乡村富裕文明畅想曲中驶来。于是,我看到春风吹进亿万扇幸福的门窗,听到了“春天的故事”响彻华夏大地。辽阔的海疆飞驶英雄的战艇,西部边陲又腾起冲天的火箭。漫漫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中有过辉煌,有过挫折。勤劳勇
敢的中国人在三代领导人和党中央领导下,众志成城,排除万难,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振兴
中华,壮我国威”的经济建设。
同学们,迎着太阳,秋风送爽,让我们站在古老的长城上以一种深情,以一种豪迈,以一种庄严的仪式,端起金杯,痛饮欢庆的美酒,轻轻柔扶脚下的每一寸土地,共同祝福我们亲爱的祖国国泰民安,前程似锦!
第四篇范文:建国大业观后感3000
已经有多久没有看电影了,走进电影院是,抬头看天,天阴沉沉的,仿佛时空已被凝固,脑中莫名闪过了这个念头,空闲的时间,百无聊赖,一步献礼大片,恰好填补了这份空白。明星的加盟似乎早已掩盖了剧情,众人的目光已经慢慢离开了那段被时间盖上的历史,星光熠熠,成为了吊人眼球的工具。
作为选修历史的文科生的我,早已将1945年至开国的那段历史铭记于心,公式版的重点时间,深深地刻在脑海,让我对剧情提早支取了兴趣,历史本来就是几页纸,又如何能够翻新,再多妙笔亦难生花,因为有些事情早就镌刻成了永恒。
因为无聊,所以走进了电影院;因为抱着对强大阵容的好奇,所以去看了这部电影;寻星成了一次奇遇,却开启了另一道门,又走入了这段历史,别有风韵……
曾经无数次的对着历史书上重庆谈判后的那张合影皱眉,毛公虽然精神十足,但是总是感受不到他出其不意到达重庆的智慧与勇气,蒋公虽然清癯,但看不到他棋逢对手时仍有的气定神闲,看不穿他身为黄埔校长应该拥有的魅力。历史总是如此简单明了,明明是惊心动魄的鸿门宴,却也寥寥几笔,囊括所有的曾经,民国的旅程中没有司马迁,所以没有人用笔描写那场重庆谈判是如何的暗流涌动,去如何牵动国人的心。
但是韩三平不甘心,他誓要那段被笔尖简化的历史,于是闪光灯下,蒋公笑容可亲却难逃一份冷清,深入骨髓,似乎在昭示着他面具背后原理民众的本质;于是闪光灯下,面对记者尖锐的提问,毛公笑的大气,以退为进,大手一挥,用技巧性的回答,展示了自己为民,为国的报负,讲紧张的气氛化作众人会心一笑。心中不由暗叹,不愧是心中国的开国者,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灯光一瞬,将一切变成定格,却难掩那份若有若无的试探,一丝丝阴谋的味道,也在表明这份和平不会久远。
历史的尘埃被渐渐抹去,我们看到了宴会场上,觥筹交错,却掩饰不住野心的痕迹,国民党海军司令愤怒了,大喊“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成了宴会大厅中最华丽的一笔,绚烂了整个大厅。化为最美丽的风景,温暖了每个歌王团结的中国人的心。所以周恩来振臂高呼,反对一党专制,要民主***;所以闻一多大声训斥:“搞一党专政的人事不会有好下场的”。但是蒋介石无法放弃,他不愿舍弃一党独裁的迷思。于是闻一多死于了乱枪之下,于是蒋介石抱着“边打边哄”的心思,一边发动内战,一边炮制出所谓“首届国民大会”的独角戏,用铁血的手腕撕毁了双十协议。心寒了,人散了,国当元老冯玉祥拎着白色的灯笼只身闯进蒋介石的办公室,但看他曾经的兄弟避走不及,躲进偏房,终于把心中的抑郁化作一声长叹:“黑暗啊,不打灯笼我找不着道了”,被迫离开祖国,怎奈爱国出自之心天地可鉴,却被尘世中的利欲所遮掩,总有百般无奈,千般痛苦,有更与何人说。看电影时,风湿增添一份心酸……
蒋委员长成了蒋总统。消息传到了延安,当所有人都茫然无措,焦急不已是,毛公又一次站稳了,他笑言“蒋介石当了蒋总统,我毛泽东就在这山沟沟里封个万岁,不好看,也不好听。”云淡风轻,但拥有着挥斥方遒的力量,素有人豁然开朗。在心里又一次为毛公喝彩,永远的从容冷静,永远的坚持乐观,凌空笑。沧海一声,静看时间千变万化,心中自有丘壑在,不是书中的刻板,运筹帷幄,举手投足已有伟人之风,建国大业里的毛泽东,不求形似,但已经还原出了我心中的毛公。
不若主旋律电影的一边倒,建国大业似乎也在慢慢客观的正视历史,毛泽东是英雄,那蒋公便是与他棋逢对手的枭雄,没有可以丑化什么,也不想吹捧什么,建国大业以他自己的方式还原者这段历史,试图给我们看到一个同样渴望统一,但却用错方式,无奈离开的蒋公,失败者并不是一无是处,失败者亦有其生存的智慧,更何况是拥有一干死士的蒋公。当蒋经国立志救国,反腐时与自己的表哥孔令砍发生冲突,枪早已摆上桌面,眼神一次又一次的碰撞,撞出了国家与私利的较量,撞出了国民党面对四大家族的无奈和悲哀,家以不家,国何成国。细雨飘飘,将画面的色彩一点点染黑,当白鸽飞起,悠扬的小提琴在空中回荡,将那无法抑制的悲伤铺满整个时空,一身黑衣的蒋公对着同样寂寞的经国哀道“腐败已经到骨头里了,反,师范党;不反,是亡国,难啊。”不是不明白,反腐的重要,只是知易行难,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早已无力回天。只能任韶华逝,两鬓白,人苍老,默默哀悼,哀道那曾经的光辉,哀道那个曾经的蒋家王朝。最难忘记,蒋公向俞济时下达命令,十月一日不在轰炸开国典礼是穷途末路的神情和那沧桑回首时“自己打败自己”是感叹,令人唏嘘不已。
还记得宋庆龄的内敛温婉,却又大气十足,许晴的演绎让国母的形象跃于屏幕之上,她看着躺在上海街头入睡的那群士兵的心疼与不舍;思虑来客用意的那份聪慧,让人看到她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风华绝代,带着一种难以抗拒的人格力量,还记得宋美龄请求美国支援被拒绝时那份痛苦寂寞失意却无法摧垮的坚韧,即使被迫离去,却带着一份与生俱来的自信,以及眉眼之间无时不展现的高雅智慧,像一朵曼陀罗般,艳丽到极致,永远都扬着自己高贵的头。
是的,又如何忘记那些小人物。“报告团长,前面有个地主大院,院墙太高,爬不上去,请炮兵支援吧。”(解放军打到北京城下,东北野战小战士(王宝强饰)如是说),那憨厚的话语博得了大家轻松一笑,却让我看到中国***胜利的重要原因,没有美式装备精良,没有那些留洋的优秀将领,没有受过黄埔军校专门教育的战士。却是靠着无数没有文化,没有见过市面的穷苦人打下了江山,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抓住了民心所以他们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所以可以看到,范伟扮演的炊事班班长老郭,只因锅上炖着主席爱吃的红烧肉,便不顾轰炸机在头顶盘旋,硬是回头,最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曾经以为是史书上夸张的描写,却在此时赚得了我的眼泪,他们的爱并不再是无法理解的矫情,韩三平用他的摄像机静静的向我们展示了一副党爱民,民护党的画册,蓦然回首,发现爱早已在细水长流之间化解种种生硬,沁人心脾。
还有淮海战役胜利后的那个晚上,大局已定,中央四位领导人终于可以安心的大醉一场。他们高兴得边喝酒边高唱国际歌,平素***人物的固有形象全被打破了。毛泽东喝醉了,嘴角挂着微笑歪倒在一边;周恩来充满激情地挥舞双臂做指挥状,完全不是平时总理的样子;刘少奇和朱德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让人心神激荡;还有各界代表们对国旗国歌的严肃认真的讨论;还有男代表因激动误跑进妇女代表合影处,赚得与主席的一张留念。还有建国时那一张张充满渴望,兴奋的笑脸,还有……还有那么多的嘲无法忘怀,戏里的他们带着建立强大祖国的梦想而神采飞扬,戏外的我们,因为感受到前人的梦想,而心神荡漾,久久不能平静。直到一切的一切,随着***的一句“新中国的成立”而落下帷幕。
走出大厅,以外的看见了久违的阳光,白云流动。忆往昔成荣岁月稠。沐浴于阳光之下,脑中又是浮现出那段我重新熟悉的历史,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哪个明星扮演了谁,被逐渐淡化,我本来的目的早已经消失得一干二净,唯有青史存于心……不由笑着点头建国大业对我来说不乏为一部值得一观的好片。
泱泱大国,风雨兼程。载新载悲,之于大乘,回望走过六十年的祖国,在心里再一次祝福她,愿她更加繁荣与富强。
第五篇范文:建国大业观后感3000
所谓的历史片,一定是打了时代的标签,建国大业所讲的,其实是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10月前的国家编年史,并顺便道出人心向背定成败、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千古道理。***的胜利和国民党的失败,历史书上已经讲了无数遍,正义和邪恶也摆的明朗,建国大业所突破的一个思想关卡,就是把国军从牢笼中解放,用“国民党也是人”的全新观念替代了“国民党是吃人老虎”的陈腐思想。这当然是思想领域的一大进步,既顺应了“和谐社会”的理念,又弘扬了“和平解放”的思想,相信海峡那边的朋友听到这样的消息,也会觉得宽慰的吧。
看过建国大业,你应该真正懂得了什么叫“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那个历史反复的年头风云诡谲,充斥着尔虞我诈和暗地纷争,党中央和***用胸怀回应纷至沓来的利剑,毫无计较本方的利害得失。从重庆谈判、政协会议的和平时光,到烽烟再起、内战轰鸣的残酷岁月,作为中国旗帜的***屹立不摇,靠的是领导人的气魄,以及人心向背的逐渐升级。黄建新的任务基本上是在还原历史,他抛弃了明暗对立的固有模式,更多的安插了第三方,即民主党派的历史视点,主席说的好:“民族***有种两面性,我们要把他们争取过来”所以这部片子的重心,并不是耍枪杆子玩炮灰炫耀武力,而是以千千万万***者的气场、无穷无尽国民军的沮丧、隔岸观火的民主党派之转变来看待人心问题,这个江山并不是打来的,而根本是以民心换来的。
民心所向,意味着大多数人支持,建国大业在“数量”这个字眼上做的尤其漂亮,除了参与出演的人数创下了国产片记录,其他诸如布景、道具、服装也都刷新了历史,一百七十二位明星都是独挡一面的好手,摆在一起都能开春节联欢晚会了。如此全民皆兵的演出自然也离不开主旋律的号召力,它证明了我们党依然拥有旺盛的生命力,而且这绝然不是空话,譬如说建国大业省下了三四个亿的演员工资,大腕只拿饭盒分文不取,除了高尚的爱党爱国热情驱动,真想不出其他合理解释的理由了。当然有些猥琐舆论会批评这些演员摆姿态、唱高调、假热情、马屁精……我想说这话的人要不是心理阴暗,就是自由主义、***分子,如今社会开明世风日上,方才会放他们一马,要是换阶级斗争时代,估计早就拖出去枪毙掉了。
当然,“数量”是人心最有利的表达形式,蒋公能坐下来和伟大***心平气和的谈判,就是因为咱有几十万条破枪,那时候还是“双十协定”,国共定下了互不侵犯的盟约,末了蒋公反悔开火,民主党派开始认清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并在情感上倒向了我党一方;国际友人也同样识趣,不管是杜鲁门、马歇尔、司徒雷登还是斯大林,都缓缓的开始对失落的蒋公说“不”。环境的颠覆更映衬了双方的多助寡助,***身边团绕了无数赤胆忠肝的角色,有范伟扮演的厨子、黄晓明扮演的解放军,登高一呼开城牵马的傅作义,战功显赫无人能及的林副统帅……甚至在淮海战役之后,主席和周、刘、朱等几位统帅醉酒当歌,更是难能的洒脱和气魄。张国立扮演的蒋公虽然足够压场,能表现的却只是落寞惆怅,一个在风雨飘摇中守不住寸土的亡国之君,脱了军服坐在冰冷的石级上,胜败也早已一目了然,编剧不会忘了给蒋公的痛处撒把盐,于是又安排了冯玉祥的灯笼会、蒋经国与孔家大少的互掐、以及蒋公和李宗仁白崇禧的掰手腕,意在告诉我们国军内部早已不合,从而不动声色的反衬我方同志大团结的和谐局面。
片中战斗打响的篇幅不多,但是只要一出来就是人山人海,大决战曾经给的最宏大、最全面的视角,建国大业用一个全镜头就可以压倒这种气魄。西苑机场的阅兵式成就了轰轰烈烈的造神运动,***气镇全局,俨然揭开了历史新的篇章;闻一多慷慨激昂的演讲台下同样是人头攒动,这个中学课本上描述过的场面讲的还是“数量”的意义:杀了李公朴,还有闻一多,杀了闻一多,还有后来人……***先烈是永远杀不完的,所谓的前仆后继就是这个道理,闻一多死在明亮的灯光下,等于竖起了一个大大的丰碑。黄建新当然不是百分百的歌功颂德,至少他在片中安排了一个向毛人凤出卖主席寓所位置的奸细,后来一出现就被枪毙掉了,历史上的争议人物也没有给与回避态度,譬如东北野战军司令林彪,就受到***“肚子里吃下国军百万兵”的夸赞;对国民党高官的刻画,黄建新基本上是宽容化的,不过一旦转到毛人凤和特务分子,就总是阴险和奸诈,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至于蒋家父子被描写的有血有肉,可能是在照顾台湾同胞的情绪,不过就我目前看到的这个版本来说,去宝岛上映的概率应该是零。
比较揪心的是在两个多小时里讲完四年多的故事,实在是一件和抗战同样艰巨的任务,剧情赶得很紧,事件、会议、人物一个接一个,看着压根就不嫌烦,就是有点短了。如果能延长到十几个小时(指环王三部曲就这么干的)俺就更愿意看,而且乐的再多买两张票支持票房。片中会议贼多,压缩了故事情节和人物戏份,就免不了走马观花的感觉,腕儿们在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他们本人都能当做标签,即使人物贼多,我们也压根没法认错。影片中对历史会议、历史人物,都用了字幕解释法,显得有点臃肿,不过为了普及中国人的历史知识,这些标注又有存在的必然性,我纳闷的是字幕还能讲历史,那些贴片广告是干啥用的呢?一部主旋律电影的片头贴上十几分钟的广告,实在是够我崩溃的,如果是宣传国产品牌我也认了,但是看来看去好些外国牌子就有些不伦不类了。
话说回来,建国大业的雄浑不仅表现在数量上,还在质量上,在电影里,那就是气场。唐国强演***、演帝王都好多年了,压住场自然不成问题,张国立也演过帝王,当然也不差,这二位爷摆在一起,估计谁都不敢再上镜头凑热闹。爱“飚戏”的孙红雷号称抢戏王,平日抢的人家主角惨白,这次跟二位爷打了个照面,就输的很惨,戏没抢到还换的贱相百出,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姜文这个戏精倒还是老辣,挺挺胸脯就抢了张国立不少风头,甚至是那位帝王专业户陈道明,在车里密谋的一场戏中也黯淡下来。冯小刚的气场是假的,陈凯歌却是真的,只可惜那版冯玉祥一脸贱相,狠狠的颠覆了人们对这位枭雄的崇高敬意,片中凯爷朝特务脚底开枪,命令他们不许搞暗的,耳边不自觉的又冒出当年那句话:“做人,不能无耻到这种地步”。
国军的军装还是比咱的漂亮,据说腕儿们今年抢着做国军,就是为了跟剧组要一套衣服,整部剧中的明星大体扫一眼,两伙阵营还是分得很明显:我党领导人还是那些特型演员,基本特征就是形神俱备,名气就基本上扔一边了;扮演国军的诸人就是不折不扣的明星,范儿要紧,像不像就不算问题了,王学圻、尤勇、胡军、李连杰、陈宝国、刘德华等人赫然在列,就是为了能压得住场。还是有些演员的戏份被剪掉了,比如侯勇版的陈赓,李幼斌版的报社记者、邓超版的徐悲鸿都没了,那些有笑点的演员却都还保留着,范伟、葛优、王宝强、郭德纲、冯巩等人出来就是让你乐,这也反映了咱们的“主旋律影片”向“主流电影”的跨越,建国大业告诉我们***历史题材不必瞪着眼握着拳看,咱们完全可以靠着椅背伸懒腰,可以大笑,还可以吃爆米花,所谓的严肃,都可以丢垃圾桶了。
除了国共两党,民主党派的刻画同样很有力道,民革、民盟等党派屡屡受***邀请北上,虽心有所属,采用的策略还都是打太极。张澜、李济深、宋庆龄等人还是很好的反射出“民族***的两面性”以及他们的软弱(这是***说的),他们作壁上观、静待时局,不轻易为动,更加重了他们本身的复杂性以及身处这个水深火热时局里的身不由己。这些民主党派在大局落定之际投诚,***不计前嫌亲迎接纳,并许以国家副主席和人大代表之席位,从而将***、***的豁达胸怀铺展的淋漓尽致。影片最后以定国歌、国旗而结束,众代表在激烈讨论穴四星环绕的五星红旗,只是再度重申了建国大业其实是人心所向的道理,在那个风口浪尖的年头,也只有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