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读后感题目

读西游记有感2000字:人性弱点

时间:2012-11-15 来源:小学生作文

所谓人性,指的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孟子》云"人性之无分於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於东西也。" 然而人性并非是一直停留在"人之初,性本善"的,当受到一定条件的诱惑时,人的劣根性便会暴露出来。欧阳修《诲学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人性因物而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环境影响了人性的后期发展,从而造成了人性的负面状态,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人性弱点。

吴承恩爷爷所写的《西游记》一书,恰恰将这些人性弱点描写得淋漓尽致。在西游记中,唐僧带领众弟子前往西天取经,途中历经九九八十一难,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妖魔鬼怪,但最终这些妖怪的下场或死或收,令他们命丧黄泉、丧失修行的就是这些"人性弱点"。归根结底为"欲|望"二字,更准确的来说是"贪欲"。

先说,唐僧在五行山下救出孙大圣后,这天晚上,他们投宿在黑风山山谷的一座寺庙里。当唐师傅住进禅院之后,实际上危险已经逼近他们。首先,师徒进驻禅院惊动了谁?他们把两百七十岁的老院主即老方丈惊动了。为什么会惊动他呢?因为,老方丈获悉,东土大唐的老爷来了,"我才出来奉见"。可见,老和尚是冲"大唐"两字而来的。有什么目的呢?是不是热情好客?我看不是,就是冲着"宝贝"而来的。毕竟天朝大国的高僧,哪怕是一艘烂船,也该有三斤铁钉呢。老和尚非常热情,拿出了"宝贝精品"献茶,分别是一个羊脂玉盘,托着三个法蓝镶金的茶钟,一把白铜壶,斟了三杯香茶。饶是唐师傅见多识广,也赞叹是好东西。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抛砖引玉。三杯清茶,"色欺榴蕊艳,味胜桂花香",但却杯水微澜,里面暗藏无限的凶波。爱好面子的孙猴子总是对老和尚看不顺眼,一心想打压他的气焰。就说,师父,我们不是有一件宝贝袈裟吗?宝贝原来是袈裟!看来天朝大国也把袈裟当宝贝。那些小和尚听了,一个个冷笑不已。为了卖弄财富,这些和尚把所有的袈裟抬出来,共有十二柜,真的七八百件,一时"满堂绮绣,四壁绫罗!"估计放在今天,可以上吉尼斯世界纪录。本来故事到此为止。因为,这些和尚真的遇到两个穷和尚了。可是,老孙未经师父同意,擅自把"锦襕袈裟"亮出来,弄得"红光满室,彩气盈庭"。相比之下,那些袈裟只是身外之物,这个锦襕袈裟,却有"彩气",人神俱合,真的不是凡品。好了,正如唐僧所言,"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见贪婪奸伪之人。倘若一经入目,必动其心;既动其心,必生其计。"那个老和尚动起了非分念头,想据为己有,这也就是他最后的死因,贪得无厌,要据为己有,唯一的办法,就是巧取豪夺,杀人灭口。古今皆然。接下来,就是一番欺骗、策划、谋杀,反欺骗、反策划、反谋杀的过程。可怜,活了两百多年的老和尚,竟然看走眼,没想到今天遇到的是"天下第一妖",偷鸡不着蚀把米,最后还赔上自己宝贵的性命。我们来看看老贪鬼的真面目,"(锦澜袈裟)若教我穿得一日儿,就死也闭眼,也是我来阳世间为僧一场!""纵然留他住了半载,也只穿得半载,到底也不得气长。他要去时只得与他去,怎生留得长远?""留得长远"的办法只有一个:消灭"所有权人"。我想,两百多年里,这个老贪鬼不知多少回动了这个念头啊?每动一次,就增加了一件袈裟。天道循环,报应不爽,最终落得了悲惨的下场。"人心不足蛇吞象"人贪心永远不会满足的。

再说,自从唐僧从发东土大唐启程往新天取经后,这一消息便不胫而走,路上的妖怪便蓄势待待,对自身的战斗力抱有强大的自信,早早准备好刀叉等工具,就待将唐僧拆吃入肚,吞下腹中。

可惜,他们都太过看轻对手的实力,齐天大圣可是好惹的。仗着自己修炼几百年的道行或是几件神器法宝变无法无天了,也难怪最后落得个悲剧收场。俗话说:"自知者明","人贵有自知之明"。

那黑风山的黑熊精,修行多年成为精怪,使一柄黑缨长枪,善于变化,手段也很厉害。却也像那观音寺的金池长老一样,也是一个"老贪鬼"。作为一名修道者,道士的干活,要和尚的袈裟干吗?当他看到朋友有难,想去帮忙救火时,见到方丈房间霞光彩气,见是佛门异宝,马上动了贪念,火也不救了,还趁火打劫。这说明。在财富面前,好人也会变成坏人的。在这个故事里,吴承恩老爷想说明一个问题,唐僧取经是一个心路磨练的历程,在这个历程中,第一个要消除的,就是"贪心"。

只要是人,就会有欲|望,有欲|望就有贪心。不管是好人还是坏人,只要是人都有贪心的一面。每个人的贪心不一样,有的注重金钱,有的注重爱情,有的注重美色,等等。像"老贪鬼"注重的是"袈裟"。控制在一定范围的贪心,对自己对社会都有好处,突破一定的"度",就贻害无穷了。

万罪都由贪心而起,贪心就是"第一毒心"。人有了不良欲|望,就会有了苍狼的野心,就像金池长老一样,马上动了非法占有袈裟的念头。有了野心就要付诸行动,"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要将袈裟"产权"据为己有,就必须消灭"杀人灭口",没有狠毒心岂能做到?

在《西游记》中,"贪欲"是个很强大的敌人,纵是妖精亦不能免俗。《说文》中有"贪,欲物也"古云:"心足则物常有余,心贪则物常不足"贪财者,现前眼中见的,心中想的都是如何得到财物,至于是否应得往往无心考量,贪求背后的隐患也无能辨识。贪取非义之财,纵令一时富贵,而后旋即破散,身败名裂甚或亡死者,不计其数。

唉!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屏除一切不好的欲|望,做到真正的"乾坤容我静"呢!

读西游记有感2000字:人性弱点 的相关内容

本栏目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