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读后感怎么写

末代皇帝影评怎么写?

时间:2016-01-15 来源:小学生作文

1、《末代皇帝》影评:

《末代皇帝》算是奥斯卡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该片获得了1988年第60届奥斯卡的九项大奖,分别为: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服装、最佳作曲、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效果、最佳摄影和最佳美工。

电影简介

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BernardoBertolucci

编剧马克·派普罗MarkPeploe贝纳尔多·贝托鲁奇BernardoBertolucci

主演尊龙JohnLone....PuYi(Adult)

陈冲JoanChen....WanJung

彼德·奥图PeterO'Toole....ReginaldJohnston(R.J.)

影片类型历史/传记/剧情

概述本片讲述了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的跌宕起伏的经历。故事从1950年冬天开始讲述起:清王朝废帝溥仪,作为战犯从苏联被押回中国。火车抵达中苏边境的满洲里火车站后,溥仪认为此去性命难保,便溜进卫生间企图割腕自杀。中国战犯管理所所长发现情况有异,急敲卫生间的门。敲门声使溥仪陷入了回忆。1908年的一个冬夜,清宫卫队长敲开了醇亲王府的大门,按慈禧太后旨意把3岁的溥仪接进宫中教养,准备接位。

在香烟缭绕的坤宁宫内,即将咽气的慈禧接见了溥仪,告诉他要即日登基。在太和殿上隆重举行登基大典时,溥仪在大臣陈宝琛身上发现了一个装着蝈蝈的小笼子。他对蝈蝈的兴趣显然要超过几千名跪在他脚下的文武大臣。登基之后,溥仪成了世界上最缺少管教、也是最孤独的孩子。溥仪从回忆中惊醒过来。他也被管理所长救起,从此开始了接受审判、接受改造的囚徒生活。在他很不适应的囚徒生活中他回忆了更多关于前半生的生活。小溥仪被紫禁城里的大臣太妃们管束一切,不能见自己的爸爸妈妈,不能离开紫禁城。只有“阿嬷”陪着他,可是最后“阿嬷”也被送走了。溥仪有着极大的物质生活上的满足,但是他的内心却是无比空虚。没有人关心他,陪他。庄士敦先生的到来,带给他全新的思想,逐渐使他从迷茫中走出来。他激情澎湃的想要改革做个好皇帝。然而这只能是空想,当他再次被关在大门里禁止去看他死去的妈妈时,他的愤怒无以复加,然而却没有办法改变什么,他依然是一个傀儡。他只能在紫禁城里默数自己的世界,然而之后他却连这样的机会也没有了,被迫离开自己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开始了居无定所的生活。溥仪在庄土敦陪同下,带着婉蓉和文绣第一次进入了宫外的世界。在日本人的庇护下,溥仪到了天津。不久后,文绣耻于她的地位,毅然出走了。日本人加紧了对溥仪的控制,一个名叫东宝的女特务被派驻在婉容身边,庄土敦也不得不于1931年离开了溥仪。1934年,日本侵吞了东北三省后,便要求溥仪出任所谓"满洲国"的皇帝。一心想复辟的溥仪不顾婉容,陈宝琛等人的劝戒,以"中国背弃了我"为理由自愿去长春登上了"满洲国皇帝"的宝座。婉嫆自甘堕落,吸上了鸦片,和溥仪的距离越来越远,当她和司机的奸情败露,私生的孩子被烧死后,她精神失常,被日本人送走了。溥仪在日本人甘粕和吉冈的监护下,尝够了当儿皇帝的屈辱滋味。直到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满洲国"解体,溥仪出逃未遂,在长春机场上被苏军俘获,才结束了他的丑恶的"前半生"。在溥仪交代他的罪恶历史时,镜头不时回到监狱的牢房。在整整10年的关押期间,溥仪已从一个连衣服都不会穿的"皇上"锻炼成一个能自理生活并从事一些轻微劳动的平民。1959年,溥仪被特赦了。溥仪获释后在北京植物园任职。8年后的某一天,"史无前例"的"文化大***"已经开始,生活中的一切秩序,甚至连红绿灯的含义也都被颠倒了过来,溥仪在骑自行车回家的路上忽然遇到了一队被红卫兵押着游街的"牛鬼蛇神"。溥仪无比惊讶地发现,在那头戴高帽、脖上挂着名牌的一群人中,居然有当年战犯管理所的所长。溥仪急忙上前告诉红卫兵说,"同志,你们一定弄错了,我认识这个人,他是好人。"红卫兵回答说:"他是皇帝的走狗,修正主义分子,死不改侮的右派。”被搅糊涂了的溥仪独行来到故宫博物院。这里已没有游人。他独自登上太和殿,告诉在那里守卫皇帝座位的儿童红卫兵说,"我是中国的皇帝"。为了证明这一点,他从宝座的座垫下掏出了50年前从陈宝琛那里取来的蝈蝈笼子。在红红的夕照下,一只蝈蝈从笼子里爬了出来。溥仪坐在龙椅上,笑容天真纯洁,回归到生命的最初。

2、末代皇帝影评

由意大利导演贝尔托鲁齐指导,著名摄影师斯托拉罗摄制的影片,在1988年奥斯卡上获得9项大奖,无疑又是一部惊世之作。

贝尔托鲁齐,被人们称作诗意导演,心理导演。很善于用独特的影视语言,他的作品带有强烈的主观性。他曾说过,中国的这段历史让他着迷,他愿意用的的能力来传达自己的观点。影片正巧符合他对历史的看法:人是历史的人质。因此他对浦仪的同情心大于厌恶感,从影片中也不难体会到。

这部电影出彩的地方是影调的运用,摄影师斯托拉罗也的声名也提高到新的高度。在浦仪在看守所接受审问时,画面采用青蓝的冷色调,仿佛观众也在冰冷的监狱一般,起到了亲临感。在浦仪回忆童年时,画面采用了暖色调,寓意了小皇帝被禁锢于皇宫,和被皇宫所保护。影片还不忘了对光线阴影的处理,在浦仪小时候和被放逐做傀儡时运用了阴影和阳光的不平衡感。使观众体会到浦仪的那种挣扎和辛酸。只有在和英国师傅学习先进理论时,在看守所自己得到心理解脱时,阳光才回到了浦仪的脸上。从这部电影可以清楚的体会到光线对电影的作用。

本片以门为引子,用门的视觉形象来表现浦仪在前半生中充当傀儡被禁锢的历史悲剧,表达了他人是历史的人质的历史观。在回忆与现实转换时也运用了很多精彩的剪辑技巧,比如相似物转场,相似音转场,人物的相关性等等,如不是采用这种高超的时空转换式,是很难自由转换的。

电影不仅可以还原再现历史,也可以表达和解释历史。因为这就是电影!

3、末代皇帝影评怎么写?《末代皇帝》——真正史诗的魅力

第一次看这部片子,大概是在读小学的时候学校组织去影院,熙熙攘攘热热闹闹的集体观影中,也不记得具体情节了,只是模模糊糊地对几张脸有印象。所以,这次的第二遍观看与其说是重温,不如说是重新以一个成人的眼光审视这部经典。

出于习惯,我喜欢在观影前后在网上搜寻有关其他人的影评。很奇怪的,很多国人对这部1987年的奥斯卡金奖影片恶评不少,有说“一个老外来拍中国历史,能了解多少,拍得出好片吗”,也有的认为“影片里的中国人都说英语,太奇怪了”,难道真的如他们所说的那么差吗?评论没有阻止我的观影欲望,反而激发了蓬勃的好奇心。

影片本身很长,影片跨越的时代背景也很复杂,从清朝末年到军阀混战,从抗战到解放,你无法不把它当作一部史诗片来看。很多人都想拍史诗片,记得《看电影》杂志上曾在一个专题中罗列许多适合拍史诗的题材,但似乎迄今都没中国人拍出来真正的史诗片。陈凯歌之流,以粗陋的情节和不怎么高明的特技,妄想炮制出一部所谓的史诗,却还没一个“馒头”来得精彩。但是,一个老外,一个意大利老头,却早在19年前就真正作到了。

作为第一部被允许进入故宫实景拍摄的影片,建筑背景效果自不必说,青砖红墙的真实质感,光影班驳的森严殿宇,都平添了影片的历史厚度,太和殿登基大典,文武百官参拜皇帝的场景,气势和场面也巍为壮观。除了华丽视觉影象的营造,宏大叙事的场面调度方面的出色表现,导演在细节方面也是匠心独具,例如并没有让袁世凯正面出现在镜头中,而是代之以几秒钟袁大头在故宫内迈上宫殿的背影,便暗示了权力的转移和时代的变迁,等等。另外,影片采用的两条主线,现实结合回忆的叙事方法,在当时来看应该还算创新,并且从效果上来看不错,衔接得颇为自然。

其实,作为影片最大亮点的还是对末代皇帝这个角色的塑造。中国的帝皇影片,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在大陆,一般来说溥仪这个角色会被加以浓厚的***彩色,论为历史教科书中的一个扁平符号;而在香港,人物也许会被塑造得很鲜活,甚至过于“鲜活”,变成在商业利益驱使或者大众猎奇欲望下的一个可笑的绯闻缠身的“戏说”,都无法让人产生真正的内心共鸣。在我看来,影片导演贝尔托鲁齐恰恰突破了这些窠臼,他的成功在于,暂时忘却他的帝王的身份,首先把溥仪看作一个普通的人来看待。同时,将他置于历史的滚滚洪流之中,展现在时代变迁面前作为一个人的无奈、挣扎等种种情态,让人们认识到任何人包括帝王都只不过是命运之神的玩物,至于溥仪,更是为皇帝声明所累的历史牺牲品,你可以不同情他,但是你无法不被他的悲剧人生所打动。

很喜欢这部影片的海报,愁眉苦脸的困惑小孩与宏大的故宫形成鲜明对比,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中,溥仪可以说就一直是个无助的小孩,听人摆布,在故宫里,他相当于一个被软禁的中国唯一不能走出门的小孩;出了故宫,他也只不过是个在日本人掌心控制中的傀儡“儿皇帝”。有人曾经这样评论“我替这个小皇帝感到悲哀,他不过是个孩子”,是的,他只不过是个孩子。

纵览全片之后,先前的诸多恶评在我看来大多成了酸葡萄心理作用下的产物。也许,这部影片还存在某些与史实方面的出入,但毕竟,这是部故事片而不是历史记录片。至于影片结尾的溥仪在皇帝宝座下找出儿时蝈蝈笼子里的蝈蝈依然存活的细节,我宁愿看作一种艺术的浪漫和对人生的感叹。很多人说外国导演不了解中国历史,拍不出好的中国背景的影片。但实际上,“旁观者清”在艺术上有时也是适用的,“当局者”出于自己的喜好和利益会粉饰太平、“制造历史”,反倒是身居其外的外国电影人,以一种宽容的人文关怀精神,更能客观还原中国人、中国史,君不见,“菊花与刀”的日本文化的双重性也是由一个美国人提出的吗?

我原以为,有些感动只能是一次性的,只能存在于遥远的回忆中,但《末》片给了我惊喜,原来,经典的魅力、真正史诗的魅力是可以穿越时空、依然鲜活的,就像那只皇帝宝座下的蝈蝈。

末代皇帝影评怎么写?的相关内容

本栏目热门文章